时间:2022-12-10 14:24:09 | 浏览:2474
财联社(深圳,记者 黄靖斯)讯,三季度完成新老管理层交替后,“财富管理三剑客”广发证券交出首份成绩单。
10月28日,广发证券披露三季报,公司三季度实现营收88.63亿元,同比增长23.01%,实现归母净利润27.52亿元,同比增长15.23%。综合前三季度总体情况来看,公司营收、净利继续保持稳增长,前三季度实现总营收268.71亿元,同比增25.49%,实现归母净利润86.41亿元,同比增6.15%。
其中大财富管理产业链挑大梁,资产管理及基金管理业务贡献最突出,实现净收入73.51亿元,同比大增56.25%,占营收比重近三成;经纪业务净收入为60.09亿元,同比增速为19.85%。财富管理概念亦成行情催化剂,三季度广发证券股价大涨超过40%,涨幅领跑全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公司自营业务表现欠佳,实现净收入50.75亿元,同比下滑近20%,主要原因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锐减以及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大幅提升;信用业务净收入为36.89亿元,同比增速达到20.87%。其他业务巨额高增长也引发关注,前三季度,广发证券其他业务收入达到19.3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增17亿元,同比增速超过7倍。
今年三季度广发完成人事大调整,新管理团队呈年轻化、从业经验丰富和均来自内部提拔三大特征。随着新老管理层的顺利“交接”,广发证券由此进入发展新阶段。
大财富管理产业链挑大梁
2021年进入下半程,权益市场依旧维持高景气,大财富管理产业链也成为广发证券三季度重要业绩支撑点。关于“大财富管理”业务,有券商非银分析师曾定义为“代销金融产品+基金投顾+券商资管+券商系公募基金+券商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资管业务方面,前三季度广发证券实现资产管理及基金管理业务净收入73.51亿元,同比大增56.25%,占营收比重近三成;换言之,资管业务是广发证券三季度最大的收入来源。
广发证券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广发资管、广发期货和间接全资持股的子公司广发资管(香港)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以及通过控股子公司广发基金(持股54.53%)和参股公司易方达基金(持股22.65%)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广发证券麾下两王牌公募基金持续领跑行业,截至10月28日,易方达管理规模达到1.64万亿,稳居市场第一;广发基金管理规模也达到1.1万亿,排在第三。目前市场上管理规模超过万亿的基金公司有4家,广发证券麾下独占2席。
近日,广发基金、易方达已向证券会审报以“北交所”命名的主题基金,未来或成为带动基金管理规模增长的重要利器。目前,证监会官网显示相关产品进度为“接收材料”。
财富管理板块上,广发证券前三季度经纪业务继续维持稳增,展现强劲业绩韧性。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经纪业务净收入60.09亿元,同比增长19.85%,对营收的贡献度超过20%,仅次于资管业务。财富管理概念亦成行情催化剂,三季度广发证券股价大涨超过40%,涨幅领跑全行业。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二季度广发证券基金代销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达到841亿元,在券商中位列第三,目前协会尚未披露三季度数据。与此同时,广发证券拥有近4000人的投顾团队,数量上在全行业排名第一。线下网点是券商服务财富管理客户、提升客户体验的重要渠道,截至9 月 30 日,广发证券共有分公司 20 家,证券营业部 288 家,分布于全国 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有券商非银分析师认为,拥有行业第一大的投顾团队并控股及参股两大优质基金公司,在未来客户对投顾和产品品质需求提升的背景下,广发证券在财富管理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将更为显著;构建卖方影响力和参控股两大王牌基金是财富管理业务链盈利超预期的主因。
前三季度自营、投行表现欠佳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锐减九成,广发证券自营业务受拖累。具体来看,前三季度广发自营业务实现净收入50.75亿元,同比下滑19.11%。一般而言,券商自营业务收入的计算是以投资收益叠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再剔除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前三季度,广发证券投资收益为59.37亿元,同比增速为9%。但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仅7636万元,去年同期为12.35亿元,同比锐减超11亿元,下滑幅度达到94%。该收益大幅下滑原因可从半年报中窥见一二,上半年广发证券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合计同比减少4.87亿元,公司称主要归因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
此外,导致广发自营收入同比下滑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今年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的大幅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9.38亿元,去年同期为3.97亿元,同比大增136.41%。
虽同为重资本业务,信用业务收入情况恰和自营相反。前三季度广发证券信用业务实现净收入36.89亿元,同比增速达到20.87%。
此外,公司其他业务巨额高增长也引发关注。前三季度,广发证券其他业务收入达到19.3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增17亿元,同比增速超过7倍。广发证券其他业务收入主要包括大宗商品销售收入及租赁收入,上半年收入情况类似,同比增加12.16亿元,增幅707.41%,公司解释为主要归因于大宗商品销售收入增加。
投行业务方面,前三季度广发证券投行业务净收入为3.43亿元,同比大降四成。但也有好消息传来,近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了第三季度主办券商执业质量评价结果,这是北交所设立后首份主办券商执业质量评价结果。99家参评券商中,广发证券跻身前五,位次较二季度的第12名显著提升。
公司完成新老管理层“交棒”
处于而立之年的关键时点,广发今年三季度完成了人事大调整,新管理团队呈年轻化、从业经验丰富和均来自内部提拔三大特征。随着新老管理层的顺利交接,广发证券由此进入发展新阶段。
7月22日,广发证券公告称,掌舵9年的董事长孙树明到龄辞职,去年12月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的、原广发基金总经理林传辉将接过“帅印”。作为广发基金的创始元老,林传辉于 2003 年加盟广发基金,并将广发基金业绩带上了新高度;林传辉也拥有丰富的投行经验,是典型的内部培养型人才。
与此同时,广发还一口气内部提拔聘任了4位副总经理,分别为易阳方、辛治运、李谦、徐佑军。公司同时聘任徐佑军担任公司合规总监;聘任孔维成担任公司首席风险官。副总经理罗斌华与杨龙则提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担任原其他职务不变。
8 月 27 日,原联席公司秘书温家雄因工作变动原因离任,并申请辞去公司联席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职务。经审议,董事会同意公司委任莫明慧为公司联席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
从公开披露信息来看,公司领导团队以70后为主,年龄段覆盖60、70和80后。新一届公司领导团队更年轻化,有利于公司人才梯队的建设。
市盈率:4757)个股亮点:国内领先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高镍三元材料出货量排名第一;市盈率:10493)个股亮点:世界上少数几家可以同时规模化制备无机和有机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的公司之一;市盈率:7128)个股亮点:国内少数同时拥有军民资质认证的高温合金生产企业之一;
齐鲁华信8月16日公告,自2022年7月18日至2022年8月12日,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均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已触发公司稳定股价预案。公司将在10个交易日内召开董事会审议回购股份的方案并公告稳定股价的具体措施。
HK)公布,公司控股子公司华岭股份正在申请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HK)报收于3385元,上涨15%,换手率111%,成交量3146万股,成交额106亿元。富昌金融集团最新一份研报给予上海复旦买入评级,目标价35。
中证网讯(记者林倩)今年上半年,证券私募行业冷热不均,业绩分化严重,股票主动策略私募表现欠佳,但CTA(管理期货)策略却异军突起。相对而言,对上半年表现相对出色的CTA则持谨慎乐观预期。此外,国金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中心在报告中指出,商品市场仍存在波动机会,但趋势流畅性预期并不非常乐观,同时可能存在一定事件干扰,因此对CTA策略整体保持中性偏谨慎的预期。
公司第一大股东安徽国元金融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本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未买卖本公司股票。三、是否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信息的说明本公司董事会确认,本公司目前没有任何根据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与该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协议等;
而在这部分的违规担保基本上都是为公司的控股股东,以及关联人,这还是其次的,公司的控股股东,以及关联人在2018年的时候还非经营性占用公司的资金超过了4个亿。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亏损4000万到5500万之间,很显然,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情况也十分糟糕,这就更加连累公司的股价了。
工信部、财政部为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促进产业数字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配套能力,打造4000-6000家“小灯塔”企业作为数字化转型样本,带动中小企业“看样学样”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促进专精特新发展,可以看出,为增加中小企业的活力,尤其是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打造中小企业转型样本,持续提升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青岛证监局决定,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依据《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责令陈某某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股票和其他具有股权性质的证券,没收违法所得2094万元,并处罚款20万元。
据了解,兴证“818理财节”分为新客有福利、直播理财节、基金投顾·知己、金牌投顾兴领航、兴享福利社、季子年少·沙场练兵六大分会场。具体来看,新客有福利分会场,升级新用户理财福利,也为初入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一个基础投资理财的体验;
6月20日,众为资本宣布募资超10亿人民币基金,出资方包含国家级母基金、顶级机构投资人、家族办公室以及分众传媒、金达威集团等众多产业出资人,本支基金将延续“科技产业”投资策略,沿着产业科技投资脉络,深耕数字经济、硬科技、消费及出海赛道,聚焦投资科技驱动的成长期优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