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13:58:53 | 浏览:510
作者:望山
招商证券的罚单还是来了。
2022年9月19日,招商证券发布公告称,收到了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2022】50号)。
根据相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对招商证券为中安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财务顾问服务未勤勉尽责的行为处以责令改正,并罚没6300万元,并对两名项目主办人陈轩壁和俞新平给予警告和分别处以5万元罚款。
对此,招商证券回应称,目前公司的经营情况正常,公司将持续遵循稳健的经营理念,进一步强化投资银行业务内控机制,提高规范运作意识,切实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全面提升投行执业质量。
此前,招商证券曾在8月12日收到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382022020号)。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受此影响,招商证券参与保荐的30余家公司IPO项目一度被“中止审查”。随着罚单的落地,目前,部分IPO项目已经恢复正常,仍有7个IPO项目处于中止审查状态。
据统计,招商证券今年以来已多次受罚。
其曾因两次网络安全事故被监管层责令整改、出具警示函。今年8月,其因投行业务问题也收到两张罚单。
近年来,招商证券的业绩也一路呈现下滑之势,曾经的老牌券商何以至此?
01
招商证券为何被罚?
根据处罚公告显示,招商证券在担任中安科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独立财务顾问期间,未勤勉尽责。
这是一桩八年前的保荐项目。
2014年,中安科向“深圳中恒汇志投资”有限公司发行股份,收购其所持“中安消技术”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此后由于中安科子公司中安科未能及时提供真实、准确的盈利预测信息和虚增2013年营业收入,导致中安科公开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文件存在误导性陈述、虚假记载,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
中安科据此虚增评估值发行股份,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及其股东合法权益。
对此,部分投资者提起了诉讼,并要求相关中介机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招商证券作为该项目的独立财务顾问,被卷入了此次风波。
证监会指出,招商证券制作、出具的《独立财务顾问报告》对相关盈利预测、置入资产评估值均有引用,存在误导性陈述。
证监会认为,招商证券作为中安科重大资产重组的独立财务顾问,履职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导致出具的《独立财务顾问报告》存在误导性陈述,且后续在并购重组当事人发生较大变化对该项重组构成较大影响的情况时未能予以高度关注,未按照规定及时向中国证监会报告。
基于此,证监会责令招商证券改正违法行为,没收业务收入3150万元,并处以3150万元罚款,罚没金额合计为6300万元。同时,两名项目主办人均分别被给予警告,并处于5万元罚款。
受此案件影响,招商证券保荐的30多个IPO项目一度被中止审查,部分项目在8月下旬陆续恢复。
但当前,仍有7个IPO项目处于中止审查状态,包括3个深交所主板项目,3个创业板项目和1个科创板项目。
有业内律师表示,在法院明确对券商作出判决承担连带责任后,会有更多的投资人基于回款的需要和信息的扩散传播而提起诉讼。
根据招商证券的2022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8月24日,上海金融法院就4869名投资者所涉案件作出一审判决,招商证券需向投资者支付的损失6.017亿元在25%的范围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即1.5亿元。
事实上,今年一以来,招商证券已经先后六次被监管层点名,涉及交易系统故障、投行业务违规等。
02
业绩下滑,大客户流失,高管出走
实际上,今年以来,招商证券因交易系统故障频发、资产证券化业务尽调不充分,以及事涉中安科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担任独立财务顾问等事由,分别收到了由中国证监会、深圳证监局、深交所、上交所下发的多封监管函。
今年3月和5月,招商证券旗下交易系统就曾两度发生宕机事故,收到了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警示函。
8月,招商证券又因在从事投资银行类业务过程中,存在保荐业务、债券承销、资产证券化业务尽调不充分等情况,收到深圳证监局下发警示函。
而在多次被监管警示的背后是招商证券连年下滑的业绩。2019年之后,招商证券的收入和利润增速便呈现了连年下滑之势。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招商证券收入为106.21亿元,同比下降25.95%,净利润为42.88亿元,同比下降了25.36%。
这与资本市场整体大环境疲软有关,但招商证券本身的造血能力明显也存在很大问题。
招商证券的营收构成主要有财富管理机和机构业务、投行业务、投资管理业务、投资及交易业务以及其他业务五个方面。
上半年这五项业务营收均呈现了不同比例的同比下降。其中,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营收是其营收支柱,为56.71亿元,同比下降10.79%。
从具体项目看,上半年招商证券也在一定程度上流失了不少大客户,转投中信证券的牧原股份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从2012年IPO开始,招商证券就先后深度参与牧原股份的多次重大融资项目,包括2019年定增和2021年可转债发型等。但今年1月,在募集资金尚未用完的情况下,牧原突然换掉招商证券,转投中信证券怀抱。
究其原因,矛头指向了招商证券内部管理问题。
2021年11月底,有招商证券的营业部工作人员在社交平台中发文称,“(牧原股份)涉及财务造假风险。”消息一出,牧原股份连续数日大跌,这也间接中断了两家的合作。
财报显示,上半年投行业务营收7.78亿元,同比下降13.46%。这源于投资项目的减少,今年上半年,招商证券的A股IPO项目4个,同比减少6个,主承销金额68.43亿元,同比下降23.65%。
此外,投资及交易业务营收在上半年急速下降,同比下降67.39%至11.94亿元;另,其他业务营收23.31亿元,同比下降12.47%。
在业绩萎靡之际,高管层也先后出走招商证券。
相关资料显示,从2021年10月时任招商证券执行董事、总裁、首席信息官的熊剑涛辞职后,陆续有5名高管出走,其中4位是副总裁级别。
内部管理混乱,合规问题频发,业绩持续下滑,高管出走之下,招商证券的市值缩水至1107亿元,股价也一路下跌至每股12元左右,较股价最高时跌去一半。
作为一家老牌券商,想要扭转业绩下滑现象,招商证券接下来需要的是发力核心业务,在市场环境疲软的背景下,仍需要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练好内功。
近期,券商上半年业绩预告密集披露。受国际政治冲突加剧、疫情反复等影响,大部分券商上半年业绩承压,自营投资、券商经纪、资管等业务收入均出现明显下滑。与此同时,一些积极因素值得关注。面对困难挑战,部分券商努力挖潜、承压而上,二季度行情已出现“回
继欧股暴跌、美股深V后,1月25日,A股也突遇大幅调整。截至当日收盘,上证指数重挫逾90点,跌幅2.58%。深证成指暴跌近400点,跌幅2.83%。创业板指数跌破3000点整数关口,跌幅达到2.67%。据统计,若按照单日跌幅计,上证指数创下
【华泰证券:面板以及被动元件中的MLCC库存趋于合理水平 Q4景气度有望见底】《科创板日报》15日讯,华泰证券发布研报称,对于半导体板块,Q3仍处于累库阶段,设计公司平均存货周转天数环比上升19天,Q4或进一步上升;苹果旺季拉货动能带动消费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周一帆 10月28日晚间,招商证券(600999.SZ)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财务数据显示,该公司前三季度营收152.98亿元,同比减少29.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80亿元,同比减少26.12%。
券商“宕机”事件有最新进展!证监会网站7月12日更新的一则行政监管措施信息显示,证监会调查发现,招商证券在2022年5月16日的网络安全事件中,存在系统设计与升级变更未经充分论证和测试,升级回退方案不完备等问题。证监会决定对招商证券股份有限
沉寂一年有余的广发证券,近日开始发力雄起,在17个交易日内,股价从14.35元向上突破至19.12元,上涨了33.24%。那么广发证券异军突起的原因是什么呢?从2021年7月22日开始连续上涨 广发证券公司成立于1991年9月,是中国首批
澎湃财讯4月29日晚间,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发证券,000776.SZ,01776.HK)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一季报显示,2022年前3月,广发证券实现营业收入47.74亿元,同比下降42.63%;实现归母净利润13.03亿元,
《电鳗快报》 孙耀琦/文进入2021年度,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券成为广发证券(000776.SZ)公告中常见的字眼。今年通过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券累计融资金额160亿元的广发证券,再次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发行第二期公司债券,规模不超过90亿元。《
因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事件深陷风波的广发证券又处于风口浪尖了。4月21日,广发证券发布公告称,担任公司总经理9年之久的林治海突然辞去在广发证券的一切职务。不少业内人士和投资者猜测,这突如其来的人事巨震背后是否还另有“隐情”。在市场议论纷纷之际,
国金证券:袁维投资建议生猪价格上涨成必然,只需等待,上市公司产能进一步释放叠加三季度消费旺季,我们继续关注生猪企业:温氏股份、天邦股份、唐人神;关注动保企业:生物股份、瑞普生物。行业观点“人造肉”是否影响畜牧养殖业?Beyond Meat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