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13:01:49 | 浏览:710
“券商一哥”中信证券(600030.SH)业绩出炉。公司28日晚间发布的2021年年报显示,去年全年,中信证券实现营业收入765.24亿元,同比增长40.71%;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55.01%。
与此同时,中信证券资产总额进一步扩大,截至2021年末资产总额达1.28万亿,同比增长21.44%,净资本1075.75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77元,同比增长52.59%。
主营业务上,证券投资业务超经纪业务,成为中信证券营收主要来源,营收183.86亿、毛利率58.58%,指标表现均领先于其他业务条线。财富管理转型取得一定成果,客户规模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今年年初,中信证券完成A+H股配股发行,募集资金约人民币273.3亿元。年报中,中信证券提到了资金需求,称将继续提升公司资金总体配置效率,不断探索新的融资品种、融资模式。
自营业务毛利率大增
证券投资业务,通常为券商自营业务。2021年,中信证券自营业务可圈可点。
2021年,中信证券各项主营业务均实现了营收正增长。收入排名上,证券投资业务营收183.86亿(+37.14%),经纪业务182.89亿(27.03%),资管业务135.14亿(+41.35%),证券承销业务77.53亿(+19.5%)。
各主营业务毛利率方面,最高的是证券投资业务,达58.58%,承销业务(54.64%)次之,资管业务49.59%、经纪业务41.84%。值得一提的是,证券投资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38.5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中信证券财富管理转型也在2021年取得一定成果。
年报数据显示,客户规模较2018年末财富管理全面转型前实现了跨越式提升。截至去年年底,客户数量累计超过1200万户,托管客户资产规模合计人民币11万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29%。公募及私募基金保有规模超过人民币3800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26%。
“2021年,公司财富管理收入在财富管理板块收入中的占比已提升至三成,而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等传统通道类收入仍保持市场占比增长。财富管理的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进一步增强了财富管理在公司经营中的稳定器作用。”中信证券称。
高净值客户方面,人民币200万元以上资产财富客户数量15.8万户、资产规模人民币1.8万亿元,均比2020年末增长逾两成;人民币600万元以上资产高净值客户数量 3.5 万户、资产规模人民币1.5万亿元,分别较2020年末增长29%、19% ;上述财富客户及高净值客户的数量及资产规模均较2018年末实现翻倍增长。
此外,中信证券投行业务优势延续。境内股权融资方面,去年全年,中信证券完成A股主承销项目194单,主承销金额3319.17亿元(现金类及资产类),同比增长5.84%,市场份额 18.26%,排名市场第一。
注册制项目方面,公司继续加大科创板、创业板等IPO 客户覆盖力度,完成IPO项目68单,合计发行859.22亿元,市场份额 15.83%,排名市场第一。
资金占用型业务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年报中值得关注的财务数据还有资产减值和风控指标情况。
2021年,中信证券信用减值损失8.99亿元,同比下降86.34%,原因为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减少;其他资产减值损失26.05亿元,同比增加426.1%,变动原因为计提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公司称,2021年合并报表计提其他资产减值损失人民币26.05亿元,减少利润总额人民币26.05亿元,减少净利润人民币24.40亿元。
年报显示,中信证券2021年部分风险控制指标有升有降。2021年流动性覆盖率(LCR)为140.76%,2020年为141.83%;净稳定资金率(NSFR)126.45%,2020年为124.15%。
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是券商核心风控指标,两者主要用于衡量各券商的流动性情况。证监会在《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硬性标准是,证券公司上述指标均不得低于100%,预警线为120%。
去年,中信证券推进A+H股配股发行,募集资金约人民币273.3亿元。年报中,中信证券提到了资金需求,表示将继续提升公司资金总体配置效率,不断探索新的融资品种、融资模式。
其表示,2021年,公司各项业务有序开展,固定收益、融资融券等业务均为资金占用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境内外长短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短期融资款余额合计人民币2037.53亿元。公司将加强境内外资金的统一管理,继续提升公司资金总体配置效率,并不断探索新的融资品种、融资模式,保证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
一、证券行业概况证券主要指的是证券市场中的证券产品,其中包括产权市场产品如股票,债权市场产品如债券,衍生市场产品如股票期货、期权、利率期货等。证券业务包括经纪业务、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融资融券业务、IB业务、发行与承销业务以及股权抵押。
2023年A股行情分两阶段、外资和私募是增量资金主要来源、港股将迎估值和业绩的双重修复、预计2023年我国有望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速……在日前举办的中信证券2023年资本市场年会主论坛上,来自中信证券研究所的各大首席分析师围绕宏观经济形势、
8月29日晚间,“一哥”中信证券交出了2022年上半年的成绩单。在市场调整的大环境下,中信证券也不例外,上半年营收和净利均出现了约8%的下降。但相比行业来看,中信证券仍稳坐“一哥”之位,是目前唯一一家净利超过百亿的券商。据了解,近期,中信证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7日讯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2022年第103次审议会议于昨日上午召开,审议结果显示,苏州光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光格科技”)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这是今年过会的第393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证券公司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开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中国证券报推出“学习宣传
澎湃新闻记者 田忠方中信证券 IC 资料图“券商一哥”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证券”,600030)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8月29日晚间,中信证券发布的2022半年度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信证券营业收入为348.85亿元
证券时报记者 刘艺文近两年,打造航母券商一直是个很受关注的话题,市场也期待部分头部券商能成长为航母券商。近日,中证协公布了券商2021年的38项指标排名,这里面的部分指标折射出打造航母券商所需要努力的方向。纵观这些指标,中信证券无疑是最有可
华泰证券12月1日指出,政策拐点下的券商板块贝塔机遇,建议重视券商弹性。可以根据以下逻辑挖掘特色优质券商,如:1)轻重资产并举的优质龙头;2)财富管理:财富生态完善或依托财富业务突围的证券公司;3)资产管理:控股参股优质公募基金资产的证券公
1月14日,资本邦了解到,空窗3个月后,招商证券(600999.SH)终于迎来新总裁。1月13日傍晚,招商证券公告称,董事会同意聘任吴宗敏为公司总裁,任期三年。去年10月7日,招商证券原总裁熊剑涛“因决定专注于个人其他事务”而申请辞去执行董
7月22日,广发证券(000776.SZ;01776.HK)连发多条公告,其中,掌舵广发证券9年的董事长孙树明到龄辞职,显然是最受行业关注的变化。公告表示,去年12月被任命为广发证券总经理的林传辉将兼任公司董事长。人事变动的另一大亮点,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