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13:23:24 | 浏览:1056
券业一哥中信证券(600030.SH, 06030.HK)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业绩快报。业绩表现优于7月初发布的半年预增,因此A、H股价在公布业绩后均有所上涨。
在7月初时,中信证券预计其截至2021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将按年增长20%-30%,但业绩快报显示,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实际按年增长36.66%,至121.98亿元,增长幅度高于之前的盈利预告。
2021年上半年,中信证券实现营业收入377.21亿元,同比增长41.04%,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66%,至121.98亿元。该公司解释,强劲的业绩表现主要得益于国内资本市场蓬勃发展,市场交投活跃,带动该公司的各项业务均衡发展。
笔者留意到,这也是中信证券自2015年A股牛市以来收入最高的半年业绩。见下图,中信证券的2021年上半年收入规模较2015年上半年的311.11亿元高出21.24%,但扣非归母净利润表现仍不及上次大牛市,不过已是2015年之后的最高水平。
按照上半年数据可以估算出中信证券的2021年第二季表现:第二季收入同比增长53.51%,至213.24亿元,增幅高于第一季的27.58%;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36%,至70.6亿元,增幅高于第一季的25.1%。显然,中信证券的第二季业绩表现要优于第一季。
与同行相比,中信证券的表现又如何?
包括中信证券在内,目前已经公布业绩的A股上市券商有十家。从收入规模、资产规模、归母净利润规模来看,中信证券无疑名列第一,不过从盈利能力、增长表现和回报率来看,中信证券却未必能称得上一哥。
见下表,中信证券的上半年收入增幅达到41.04%,明显高于平均数,不过低于浙商证券(601878.SH)的58.84%。
净利润增幅方面,方正证券(601901.SH)为已公布中期业绩的券商中的最高,但应主要得益于第一季信用减值显著下降而带动季度收益翻倍。中信证券的净利润增幅尽管高于投行业务排名第二的中信建投(601066.SH, 06066.HK),却低于十家券商的平均值,海通证券(600837.SH)、东方证券(600958.SH)和国元证券(000728.SZ)的净利润增幅都高于中信证券。
对比于去年上半年的纯利率,中信证券今年上半年的纯利率其实下降了1.04个百分点,中信建投则下降了9.5个百分点,或反映它们利润较低的业务增长较快,而方正证券、东方证券、海通证券、东北证券、国元证券以及长城证券等的纯利率均见改善。
整体来看,中信证券的上半年盈利能力中等偏上。
加权平均ROE(股本回报率)的对比显示,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两大发力投行业务的券商回报率最高,上边已经对比过,它们的纯利率表现并不突出,而ROE回报能够领先同行,依靠的是高杠杆。
从下表可见,中信证券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杠杆率最高(即每一股本投入所对应的资产),达到6.24倍,即每一元股本可撬动6.24元资产,中信建投次之。杠杆率高,意味着能够以较少的股本撬动数倍资产赚取收益,所以其股本回报率也较高。
综上所述,在已经公布业绩快报的十家券商之中,中信证券的2021年上半年业绩处于同行平均水平以上。再来看A股估值,按2021年6月末净资产值计算,中信证券的市账率为1.59倍,高于平均水平。
再从纵向来看,按期末的每股净资产和A股股价计算得出的市账率,在2014年见顶之后回落,主要因为2014年末A股开始大幅上涨,中信证券的股价在年末飙升至接近34元,随后这场牛市在2015年下半年结束,该公司的估值打回原形。
见下图,中信证券的2020年往绩市账率处于2015年牛市之后的最高水平,而在最近已出现调整,回落至1.5倍左右。
中信证券也在中期业绩快报披露了华夏基金的财务数据。截至2021年6月30日,华夏基金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为1.6万亿元,较年初扩大了9.96%。上半年,该基金实现营业收入36.52亿元,同比增长53.24%,净利润同比增长40.26%,至10.49亿元。
相比之下,Wind的大数据显示,2021年第二季公募基金净利润为8779亿元,较第一季的净亏损2121亿元见显著改善,两个季度合计为6658亿元,较2020年前两季的7328亿元下降了9.14%。
以此来看,华夏基金的表现颇为出色。
中信证券的投行业务依然保持优势。见下表,2021年上半年,中信证券的股权承销规模和主承销商承销收入依然占据第一。
在基本由国有银行主导的债券承销市场,中信证券也取得了突破。
Wind的数据显示,于2021年上半年,中信证券的债券承销规模已超越建设银行(601939.SH, 000939.HK)等国有大行和其他商业银行,成为第三大债券承销商,仅次于工商银行(601398.SH, 01398.HK)和中国银行(601988.SH, 03988.HK),见下表。
这些亮点或是其2021年上半年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是另一方面,也要提防相关的风险,这包括高杠杆。前文已经提到,当前中信证券的杠杆率是已发布中期业绩的券商中最高,甚至高于过往因为高杠杆而经常被诟病的中信建投。
最近,A股和外围中资股受到环球资金环境、政策风险等的影响而出现大幅波动。地缘风险加上政策变更,可能会促使更多中概股回A股或H股上市,以及让有意上市的公司放弃境外资本市场而回流中国市场,在此情形下,投行业务已具规模的中资头部券商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等将可受惠,但另一方面,外资机构已在部署亚洲的投行业务,未来势必掀起激烈竞争,中信系券商恐怕难以高枕无忧。
此外,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股票日均交易活跃度已有所放缓。2021年7月A股股票交易日均交易金额同比下降11.11%,日均融资买入额同比下降27.52%,而日均融券卖出量同比下降22.22%,相对于活跃的上半年,市场气氛似乎已经有所转变,或影响到券商的业务增长。
综上所述,中信证券交出了一份表现不错的2021年中期业绩和第二季业绩,这一正面消息已反映在股价中,其未来将要面对的风险不小,市场对此的谨慎衡量也将反映在未来的股价走势中。
本文源自财华网
一、证券行业概况证券主要指的是证券市场中的证券产品,其中包括产权市场产品如股票,债权市场产品如债券,衍生市场产品如股票期货、期权、利率期货等。证券业务包括经纪业务、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融资融券业务、IB业务、发行与承销业务以及股权抵押。
2023年A股行情分两阶段、外资和私募是增量资金主要来源、港股将迎估值和业绩的双重修复、预计2023年我国有望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速……在日前举办的中信证券2023年资本市场年会主论坛上,来自中信证券研究所的各大首席分析师围绕宏观经济形势、
8月29日晚间,“一哥”中信证券交出了2022年上半年的成绩单。在市场调整的大环境下,中信证券也不例外,上半年营收和净利均出现了约8%的下降。但相比行业来看,中信证券仍稳坐“一哥”之位,是目前唯一一家净利超过百亿的券商。据了解,近期,中信证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证券公司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开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中国证券报推出“学习宣传
澎湃新闻记者 田忠方中信证券 IC 资料图“券商一哥”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证券”,600030)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8月29日晚间,中信证券发布的2022半年度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信证券营业收入为348.85亿元
证券时报记者 刘艺文近两年,打造航母券商一直是个很受关注的话题,市场也期待部分头部券商能成长为航母券商。近日,中证协公布了券商2021年的38项指标排名,这里面的部分指标折射出打造航母券商所需要努力的方向。纵观这些指标,中信证券无疑是最有可
华泰证券12月1日指出,政策拐点下的券商板块贝塔机遇,建议重视券商弹性。可以根据以下逻辑挖掘特色优质券商,如:1)轻重资产并举的优质龙头;2)财富管理:财富生态完善或依托财富业务突围的证券公司;3)资产管理:控股参股优质公募基金资产的证券公
1月14日,资本邦了解到,空窗3个月后,招商证券(600999.SH)终于迎来新总裁。1月13日傍晚,招商证券公告称,董事会同意聘任吴宗敏为公司总裁,任期三年。去年10月7日,招商证券原总裁熊剑涛“因决定专注于个人其他事务”而申请辞去执行董
2021-10-29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高超,龚思匀对广发证券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广发证券2021三季报点评:大财富管理驱动盈利增长,投行业务有望持续复苏》,本报告对广发证券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19.98元。广发证券(000776
7月22日,广发证券(000776.SZ;01776.HK)连发多条公告,其中,掌舵广发证券9年的董事长孙树明到龄辞职,显然是最受行业关注的变化。公告表示,去年12月被任命为广发证券总经理的林传辉将兼任公司董事长。人事变动的另一大亮点,在于